

2024年12月30日,在青海蓝湖善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023年12月29日获得新饲料添加剂证书一周年之际,在全国畜牧总站新饲料评审处和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关注下,来自产、学、研、用,开展了大量工作的领导、专家、企业代表汇聚于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常量元素平衡体系专题研讨”。
本次研讨以“构建常量元素平衡体系的价值”为主题,聚焦营养元素平衡对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的深远影响。工程院李德发院士、谯仕彦院士;全国畜牧总站饲料评审处杜伟处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樊霞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马秋刚教授、尹靖东教授、曾祥芳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韩兆玉教授;江西农业大学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瞿明仁教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王丽副所长、蒋守群研究员;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侯生珍教授、藏羊产业团队韩丽娟教授等专家,以及福建新正阳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林登峰先生、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建波先生;越秀集团农牧食品公司营养总监汤建平先生;新希望海外事业部梅成富先生、蒋平先生;深圳市金新农刘绪同先生等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以多畜种和不同应用场景为切入点,分享最新实证成果,探讨常量元素平衡体系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会议通过学术与产业结合,为构建更完善的常量元素营养体系提供全新思路。
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发和谯仕彦领衔,围绕“常量元素的平衡利用”展开了深入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发在致辞中指出,常量元素的平衡利用对畜禽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关键之一。本次会议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搭建了沟通桥梁,旨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动能。
▎研究亮点频现,多领域成果展示
会议强调,建立健全营养体系不仅是贯彻落实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更是应对市场变化和满足企业提质增效需求的关键。过去两年中,常量元素在提升动物生长性能和改善肉品质方面表现出稳定且可重复的效果,为深入研究其机制和作用提供了可靠依据。会上,多位专家也带来了常量元素在各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在蛋鸡营养领域,中国农业大学马秋刚教授分享了钙、磷、钠、钾等常量元素对蛋鸡高峰期生产性能的显著影响,特别是硫酸镁钾在提高抗应激能力、产蛋率和降低料蛋比方面的应用价值。
在肉牛营养领域,南京农业大学韩兆玉教授探讨了钾、镁、硫等元素在肉牛饲养中的核心作用,硫酸镁钾在提高育肥肉牛增重和料重比方面展现出卓越效果。
在黄羽肉鸡领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蒋守群研究员报告了硫酸镁钾和钙磷的合理应用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肉质的显著改善作用。
在藏羊领域,青海大学韩丽娟教授分享了青海盐碱地牧草富含无机质和有机质的独特优势,为藏羊提供了优质营养来源,大幅提升了藏羊肉的风味和品质。
▎创新与实践结合,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会议还特别讨论了低蛋白日粮中的矿物盐平衡应用研究。中国农业大学曾祥芳教授指出:矿物盐需求及电解质平衡是低蛋白多元化日粮配制的核心技术之一。电解质平衡对畜禽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及肉品质等具有显著影响。硫酸镁钾作为低蛋白日粮中的补充剂显示出显著的生产效益与应用潜力。
本次专题研讨会通过对常量元素在蛋鸡、肉牛、黄羽肉鸡及藏羊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展示,为未来的畜禽养殖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作为常量元素平衡应用的引领者,蓝湖善成也将继续深化研究,推动常量元素研究成果的落地应用,助力我国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
